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剧作家罗怀臻:昆曲复兴 我们怎么与传统相处?

 时间:2016-07-14 14:17:11编辑:来源:news.xianzhaiwang.cn

●上世纪以海派戏剧为引领的中国戏剧第一次所完成的是有形的演出环境、表演形态上的转换,现在所面临的则是无形的、本质上的、以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转变为核心的第二次转换。海派戏剧在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转型中所担任的角色,仍然至为关键

●文化血脉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牵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会让人关心自身的文化基因。这正是今天很多人得以从新的角度看待昆曲、重新审视传统的原因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一百年后的传统,是人们打开视野后,经过人类共有的文化洗礼后,重新确认自己的身份,带着现代的视野,带着现代的价值评判,带着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去重新发现和选择的传统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剧作家罗怀臻:昆曲复兴 我们怎么与传统相处?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本文作者:罗怀臻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海派戏剧”期待再现创新引领作用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海派戏剧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上海作为近代史上的“远东第一大都会”,先行一步,产生了与都市文化相融合的海派戏剧。所谓海派戏剧的方位性,既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也是相对于京派戏剧及各地域风格戏剧而言的,其内涵在于它的时代性、现代性以及商业性、市民性。上海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中国戏剧的时代转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时的上海新式舞台吸引了包括四大名旦在内的全国名伶,促使传统戏曲的演出从戏台、广场、庙堂走进了剧场、剧院,真正步入了现代戏剧的演出空间。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从整体规模上说,中国戏剧是在上海完成了从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的转型、从厅堂艺术到舞台戏剧的转型。上海的戏剧艺术一直影响、引领着中国戏剧的发展。“海派戏剧”的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和自觉融入时代、迎合受众市场的商业性。今天,重新认识海派戏剧,就是要发扬海派戏剧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和市场精神。现下,进入21世纪的上海戏剧希望继续发扬海派戏剧的创新引领作用,为中国戏剧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上世纪的海派戏剧所发挥的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的转换不同,今天它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价值取向、精神风范与审美转换上,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再一次转换和引领。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剧作家罗怀臻:昆曲复兴 我们怎么与传统相处?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昆曲《牡丹亭》剧照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如果说,上世纪以海派戏剧为引领的中国戏剧第一次所完成的是有形的演出环境、表演形态上的转换,那么现在所面临的则是无形的、本质上的、以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转变为核心的第二次转换。为此,海派戏剧在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转型中所担任的角色,仍然至为关键。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在现代化、都市化快速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海派戏剧的特征还呈现在许多具有现代都市特征的城市中,例如北京、广州、深圳、香港、重庆、武汉等地;如此一看,海派戏剧便不光是地域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指代更广的定义。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昆曲复苏中呈现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觉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看着如今昆曲演出现场满堂青春的面容,不由得让人心里联想,这是不是就代表着下一波中国戏曲的颜值呢?中国戏曲难道永远是那样苍老、陈旧的,让人觉得有点儿久远的形象吗?中国戏曲是不是也可以和这些年轻观众一样洋溢出应有的青春活力呢?正如一个生命从诞生、成长、成熟到逐渐衰老,中华戏曲在这个循环之中又有年轻的生命诞生,不同的青春年轮附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构成了不同时期的艺术影像。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2016年是个特殊的年份,400年前,东西方各有一颗明星陨落,戏剧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相继逝世。作为纪念,伟大的东方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得以在国内外集中上演,无形当中为广大青年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观摩机会。前段时间,上海昆剧团在广州连续上演了完整的《临川四梦》。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在他的学生时代、青年时期能密集地在四个晚上一口气领略到这位戏曲大师的四部巨作?这种特殊的营养足以作为其人文背景、艺术素养而享用终生。在现存可以完整演出的二百余个剧种中,昆曲是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当许许多多剧种还面对其衰弱、式微、暗淡的处境时,昆曲却忽然焕发出了无限活力,其扑面而来的不是陈旧、不是古老、不是废墟,而是青春感、新鲜感甚至是现代感。这些,都是人们前些年所难以想象的惊喜。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剧作家罗怀臻:昆曲复兴 我们怎么与传统相处?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年·昆曲《临川四梦》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我与上海昆剧团有过不少合作,实际上,我曾经陪伴、见证过上昆及昆曲人度过了那一段非常艰难困顿的时期——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而台下观众又是白发比黑发多。还记得最困难的时候,上海昆剧团在上海某个拥有900座位的剧场演出,请柬发出了1500张,但现场拿请柬换戏票进入剧场的观众只有不到300人。这样的情况让人既心生悲凉又无言以对。可今天上昆的演出又是什么局面?《临川四梦》一票难求!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值得深思的是,当年上昆少人问津的演出,还是由那一批老艺术家所担纲的时代,全部都是昆曲的精英人物:蔡正仁、计镇华、岳美缇、梁谷音、张静娴、刘异龙、张铭荣、张洵澎。在他们正是四十来岁的风华正茂时节,却面对着如此零落萧瑟的观众席,让人情何以堪?甚至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上海昆剧团很少也很难再到大型剧场演出,只能在团内排练厅演出,那里观众席不过百个。来看演出的除了专业观众占据一定比例外,就还剩下些年长曲友。再看今天《临川四梦》的演出盛况,真的让人难以想象高雅、高深、高超的昆曲艺术曾经面临过萧索境况。昆曲仅用十余年的时间便已经翻身,生存环境、观众格局、社会认知完全转变了。在分析上海昆剧团这些现象时,让人们看到的是文化风尚在悄然改变。yJN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去年此时,张军的《春江花月夜》在上海大剧院演出,三层观众厅座无虚席,而演出票早在一个月前已经销售一空。在京剧、粤剧、越剧、黄梅戏这些剧种在沪演出零售票房不景气的情况下,今年十一月该剧将继续在上海大剧院再演三场,张军对票房充满信心。同时,《临川四梦》在完全没有昆曲观众基础的广州演出,居然可以这么火爆,而且年轻观众占绝大多数,恰恰也说明了今日昆曲演出市场之兴旺、昆曲观众之增多。

剧作家罗怀臻:昆曲复兴 我们怎么与传统相处?

文章地址: http://news.xianzhaiwang.cn/toutiao/311746.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剧作家罗怀臻:昆曲复兴]剧作家罗怀臻:昆曲复兴 我们怎么与传统相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