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时间:2016-07-15 16:26:43编辑:来源:news.xianzhaiwang.cn

昔日生态薄弱的贫困村,今日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从一首民谣看黔西县古胜村的变迁——

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在古胜服务区水果市场,村民胡高兴今年的8亩李子已挣了1万多元。说起这些带给全家人幸福和希望的“金果果”,他真的很高兴。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和尚坡,美女头,小车到门口,清泉流进屋。满山金果果,遍地银珠珠。挣钱不用跑,坐在家里候。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短短三十六个字,道尽了古胜村艰辛的过去和今天的幸福。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周末,居住在黔西县城的文建华先生一家驱车来到古胜村,专程带两个孩子前来体验冰脆李采摘之乐。村民黄训友的果园早就来了不少游客,成熟的果实挂满树梢,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人们一边采摘,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种得多的人家年收入有八九万元。”黄训友说,小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群众种的杨梅、甜桃、蜜橘等水果不用运出村就能卖完。五组、六组群众种果树,户均增收千元以上。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过去,古胜村因大量毁林开荒导致土地严重石漠化,没有树,水源消失,土地越来越稀薄,石头越“长”越高,上万亩荒山就像和尚的光头。为了争水源,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路不通、粮不足、钱不够、水如油,古胜村成为一个贫困村。2006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将该村定为“喀斯特岩溶山区循环农业”课题实验田,通过开展生态修复、产业调整、基础夯实等实验示范,为群众开辟发展之路。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作为古胜农民生态产业协会会员,村民黄佑兴这个月轮值看护山林。意识到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后,古胜村群众自发成立了会员制的环保组织,制定了严格的联户管护责任制,即使在严寒的冬天,群众也自觉值守。黄佑兴说:“以前我们用来当柴薪的松球和松针现在都要保护,要让它们原封不动地躺在树林里才对。”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他还告诉记者,群众觉得上级部门给予的2000亩退耕还林指标太少,就自发无偿封山育林9800多亩。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思路,种植了宁波杨梅、美国甜桃、温州蜜橘等经果林2937.5亩,种植苦丁茶4.7万株,全村森林覆盖率从28年前不到10%增加到现在的55.4%。光秃秃的“和尚坡”变成了植被茂密的“美女头”。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没有路,水果无法外运。平井寨五组28户人家率先筹集了1万多元,男女老少齐上阵,仅用45天就在山腰开出了约一公里的公路。通过这种方式,全村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共修建出5条山间公路。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古胜村群众修路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通过专家顾问组的协调,为该村争取到100多万元修通了贯穿全村15个组、总长约7公里的两条通村公路,修建了一座经果林专用灌溉水池和一座人畜饮用水池,对穿村而过的736县道进行了油化;协调1000万元建成了贵毕公路古胜村综合服务区,32个门面主要由村民经营餐饮、小超市等,广场边上的空地也成为村民销售水果和农特产品的市场。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同时,群众积极筹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四改”,不少人家住上了小洋楼,用上了沼气池。原来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逐渐回村创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少。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当地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得益于低海拔气候的优势,全村共发展早熟甜糯玉米500亩,2015年亩产值达1万元,甜糯玉米成了群众的“银珠珠”。同时,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发展养牛,作为30户养牛示范户之一,村民杨勇去年种植了8亩早熟甜糯玉米,养殖了10头肉牛,年收入高达10万元以上。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如今,古胜村的“四个一”做法已成为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又一成功经验进行推广。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古胜村地处六广河西岸的大山里,这里曾是古水西的边关要塞。山绿了,民富了,村美了,小村如今依托素朴镇打造王阳明《象祠记》创作故地文化旅游精品小镇和秀丽的峡谷风光,积极打造生态旅游村,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村观光旅游,越来越多的群众发展餐饮服务、畜禽养殖、果蔬种植等产业,年增收两万元以上农户比比皆是。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村支书冯长书家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科技示范结硕果,古胜新村展新容。”这是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常近时留下的诗句。如今,古胜村已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并荣获第一届“阿拉善生态田野奖”,全村535户群众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收入,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7ti鄂东网|xianzhaiwang.cn

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文章地址: http://news.xianzhaiwang.cn/toutiao/313917.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