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专访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设计者:浓缩体育精神 弘扬传统

 时间:2016-08-01 21:28:24编辑:来源:news.xianzhaiwang.cn

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专访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设计者:浓缩体育精神 弘扬传统

央视网讯 (记者 郭城)经过6个月的征集与筛选,日前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评选结果向社会公布,由天津230设计工作室设计团队设计的“奔向未来”主题设计作品,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从近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秉承了哪些设计理念?设计师携手创作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碰撞?对此,央视网记者对会徽设计团队进行独家采访,揭秘他们设计会徽背后的故事。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据了解,本届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会徽主色调为蓝色,既体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又象征着天津的母亲河--海河,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还寓意天津盛世同心、开放包容的内涵。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此次会徽的创作成员之一,天津230设计工作室设计师蒋松儒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他们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成为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在第一时间得知好消息后,团队成员也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他们看来,“奔向未来”具有明确的符号性,巧妙涵盖了多个与主题相关的重要信息。其次,通过人们熟悉的元素,既浓缩了体育竞技的动感,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最后,以蓝色为主的会徽,色彩鲜明,符合“渤海之滨”天津的城市特色,总体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印象。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说起当初的参赛经过,蒋松儒说,为了响应全民参与全运会会徽设计的号召,他们5位年龄分别在30-40岁之间的美术设计师决定联手以“天津230设计工作室”的名义参赛。虽然每个人都有本职工作,白天上班,但为了完成创意设计,大家都自发调整作息时间,下班后聚在一起研究方案。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作品入选并成为全运会会徽,大家非常激动,为了拿出最完美的会徽,我们5个人曾因各持己见,在深夜争论不休。”蒋松儒说,工作室成立后,按照大家各自不同的专业进行分工,通常设计工作包括三部分,首先确定主体形象与结构,之后完善色彩,最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即细节调整。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起初,围绕设计元素“津”字,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5个人,各有想法,采用书法的传统表现方式,还是数字化的现代艺术形式,成为了首轮焦点。因为“津”字笔画较多,概括提炼时难度大,所以从古代名家的草书、狂草,到计算机的美术字库,大家先后尝试了多种字体。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我们一致认为,理想的设计方案,既能传达主题丰富的内涵,又不违背识别汉字的基本结构。”蒋松儒说,工作室一位成员恰好擅长手绘,于是又以手绘为基础,尝试不同字体的结构与形象。期间,为了寻求设计突破,他们一度放弃手绘,而采用现代艺术形式。之后,在比较时大家竟然发现,还是书法的笔触更具表现力。于是,又调整为“书法手绘为主、计算机图形为辅”两者相结合的全新方式。设计方案“奔向未来”,就是在这样的反复推敲中,悄然诞生了。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评审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国伦教授表示,以汉字书法风格书写的“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倾斜角度和手写的“13”给人以运动感。张开双臂的“津”字,寓意喜迎八方来宾,体现出天津盛世同心、开放包容的内涵,火炬顶端的红色火焰代表着激情热烈,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与和平,体现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78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专访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设计者:浓缩体育精神 弘扬传统

文章地址: http://news.xianzhaiwang.cn/toutiao/335405.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专访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设计者:浓缩体育精神]专访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设计者:浓缩体育精神 弘扬传统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