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花山的流韵壮乡的魂 观广西演艺集团大型舞蹈诗《花山》(2)

 时间:2016-08-25 07:57:01编辑:文曦来源:news.xianzhaiwang.cn

毫无疑问,序幕的任务是把观众带到“花山”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大幕开启后的舞台,是水雾轻笼的江面——也就是岩画较多出现的左江流域,一位身着蓑衣箬帽的渔人缓撑竹筏荡来……紧接着,便是一大群这样的渔人聚拢而来,他们背向观众,分列而立,带有浓厚的仪式感并呈现出庄肃的崇敬心……当他们仿佛追溯记忆般向天幕奔去,在天幕前成一大横排后蓦地转身——这时所有人的蓑衣箬帽都滑落在地,成了一个个紧衣束服的“红人”——也就是岩画中近似“出”字形动态的,也有人认为是模拟蚂拐动态的“画中人”。“画中人”以“红人”的方式呈现,是因为全部岩画均为赭红色颜料涂绘而成,这种矿物颜料其实是氧化铁。当然,“红人”之舞台形象本身也具有了符号的意义,他们和那些“非红人”构成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主体——序幕中这种“自体逆转”的方式告诉我们,“历史与现实”,或者说“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并不一定是“隔空喊话”,更意味着是一种“内心自省”。S7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序幕中的“红人”团队是以“出”字形动态集体亮相的,只不过这个亮相的团体是布满整个舞台的方阵——由于方阵的巨大块面消解了每一个体“红人”的“出”字动态,我倒觉得“红人”团队的首次亮相,如果以团队的方式排出一个巨大的“出”字队形会更有意味。应当说,赵明在序幕中对“出”字形这一“主题动作”的变化、发展还是琢磨较深的:他时而让“出”字形动态者的小臂上下翻动,时而又让其左右开合;时而让其马步半蹲的两腿左右开弓,时而又让其上下提沉……只是我觉得,这个“红人”团队首次亮相舞动,可以还有更强一些的目的性——因为早在1957年梁任葆的《花山壁画的初步研究》(载《广西日报》1957年2月10日)中,就找出了内容相关的5幅图,认为分别是“队伍集合图”“点将图”“队伍操练和誓师图”“战争图”以及“胜利庆功图”;他还因此进一步认为“花山岩画是古代桂西的壮族为了纪念某一次大规模战争的胜利所制作的”。这样说,并非说“红人”团队首次亮相亮出个“花山战鼓”,而是以此作为动作主题变化的内在逻辑,使其气势的呈现有内在底蕴,情势的推导有内在支撑。S7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上述那样一个“序幕”,可以顺势进入第一幕。这一幕对民族先人生命密码的演绎,主要在于对外部世界的抗争和征服中,在于获取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所以赵明为“太阳”和“男人”所赋予的,是刀耕火种、狩猎和战争——这其实也是花山岩画的主要内容。与之相关,在包括花山岩画在内的左江岩画的200余个铜鼓图像中,研究者指出“多数绘有太阳纹,少数绘有晕圈”(邱钟仑《骆越与铜鼓》);赵明则在这一幕突出了“铜鼓舞”的作用,赋予其“擂响太阳”和“点燃太阳”的内涵。在这一舞段的编排中,赵明也较多地运用具有内聚式向心力的队列、具有模进式传导的动态,让人联想到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的主题——这是一个访天边、寻太阳的民族,是一个有追求、有毅力的民族。S7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舞蹈诗的第二幕,看起来是说完了“太阳”说“月亮”,说完了“男人”说“女人”的互补,其实更着意的是在块状结构上的对比性。我实在不曾想到,赵明用于一、二幕对比的文化元素居然是铜鼓和绣球,不曾想到是因为二者的“体量”实在不堪比较。但从这两种器物的功能来说,似乎也能比较出某种意味:曾用于战争的铜鼓成了权力象征的重器,而绣球则赋予了没什么权力的女性以“选择”的权力。这让人想起一段算不上名言的言论: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而女人则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不过,赵明在这一幕并不想说什么“征服”,他通过《今夕·何夕》、《喜月·丰收》、《拜月·祈愿》、《绣球·天心》四个段落,变上一幕“钟磬乐”似的敲击为这一幕“弹拨乐”似的撩拢,不那么“撼人心旌”却有些“动人心弦”——我们为《今夕·何夕》的期待而心动,为《喜月·丰收》的收获而心动,也心动于《拜月·祈愿》的希冀和《绣球·天心》的惬意……S7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第三幕从“太阳之下”“月亮之上”来到“繁星之间”,文化要素撷取的是以具有生命力的蚂拐来区别象征权力(铜鼓)、选择力(绣球)和创造力(壮锦)的各文化要素。因为是本身具有“生命力”而又象征着“生育力”的蚂拐,赵明将这一幕编排得妙趣横生——从《蛙神·祭拜》、《蛙鸣·听雨》到《欢爱·共舞》、《繁星·子孙》,突出的是族群和睦、民族繁盛;但因为是拟人化的“蛙舞”,较之一幕的男人之舞和二幕的女人之舞,开辟了另一个独特的形象世界。需要说明的是,当一幕的铜鼓舞强化着“出”字形动态、二幕的绣球舞柔化着“出”字形动态,这一幕的“蛙舞”与“出”字形动态可谓是同体共生的——因为我们本身就将这个“出”字形动态称为“蛙形舞姿”。而据我的研究,它是游牧劳动在拦截畜群时形成的身体运动动力定型。其实,赵明对蛙式的体态、动态乃至叠态(叠罗汉)一直有着浓厚兴趣,他在为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创编杂技剧《天鹅湖》之时,就将芭蕾的“四小天鹅舞”改编为杂技的“四小青蛙舞”;这次被称为“繁星之间”的一幕,其实就其舞蹈形象而言可谓“群蛙之间”——赵明将蛙的团队精神(祭舞)、蛙的青春活力(热舞)、蛙的交合繁衍(恋舞)和蛙的生生不息(欢舞)表现得生龙活虎、活灵活现。S7B鄂东网|xianzhaiwang.cn

花山的流韵壮乡的魂 观广西演艺集团大型舞蹈诗《花山》

文章地址: http://news.xianzhaiwang.cn/toutiao/371107.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花山的流韵壮乡的魂]花山的流韵壮乡的魂 观广西演艺集团大型舞蹈诗《花山》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