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孙中山与成都:凭君思想作桥梁 百年传承慨而慷

 时间:2016-11-08 14:28:52编辑:文曦来源:news.xianzhaiwang.cn

中新社成都11月8日电 题:孙中山与成都:凭君思想作桥梁,百年传承慨而慷

作者 徐杨祎 贺劭清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身着长袍马褂的孙中山端坐在圈椅之上,左手中的《建国大纲》长卷半展,“天下为公”四字铭刻其后,神情肃穆地遥望远方……在成都春熙路中山广场,前来参观、瞻仰孙中山铜像的民众络绎不绝。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中山先生一生忙碌,为革命奔走,所以其他城市大多塑造先生身着中山装的站像,可能是我们四川百姓体恤先生辛苦,所以选择了坐像。”记者近日在中山广场见到宋良秀时,她正在清洁广场内的垃圾。她一个月前被调到此处工作,正式接手前,她还特意查阅了其他城市孙中山铜像的资料。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每天来这里献花、合影的游客很多,我感到自己责任挺重的。”虽然宋良秀这份需要每天在孙中山铜像前来回打扫超过80遍的工作在大部分人眼中略显枯燥,但在她看来却是温暖的。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这座位于成都最繁华步行街的孙中山铜像,最初于1927年四川宣布“易帜”脱离北洋政府后落成,后因为原铜像形象失真,于1944年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重铸。逾70年后,历经世纪风雨的孙中山铜像,已成为保路运动爆发地四川的标志性景点。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春熙路的中山广场是我每次来成都的必去之地,除了凭吊中山先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也因为这里有我对这座城市最深刻的回忆,它的变化就像是成都变化的缩影。”84岁的绵阳退休职工江志培在子女的搀扶下与孙中山铜像合影留念。他说,30岁第一次来成都参观孙中山铜像时,四周还没有高楼大厦,铜像前的街道也很狭窄,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街道更宽,游人也更多了。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根据史料记载,刘开渠设计的坐式铜像由当时的四川机械公司负责翻铸事宜,“所需生铜为3380市斤,不足由政府添补”,并标明“工程经双方协定为国币160万元整”。该份史料中还特别提到,“翻铸期间市政府委托刘开渠随时到公司视察工作”,并恭敬地表示,“如有指导本公司应接受照办”。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除了春熙路的这座孙中山铜像,数年前,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向西南交通大学捐赠了一座中山铜像。雕塑高约两层楼,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中山铜像,下部是花岗石的八边形柱体底座。青年时期形象的中山先生手捧书本,静静地“站立”在校园里。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雕像底座背面还刻有孙中山与西南交通大学之间的渊源:100多年前,孙中山曾到西南交大的前身唐山铁路学校视察,孙中山之子孙科曾于1928年至1930年担任西南交大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校长。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孙中山虽然一生未踏入四川,却对四川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大批四川青年在孙中山的感召下踏上革命征途,同时孙中山也亲自引导四川、重庆建立同盟会支部,发动起义。”四川省史学会副会长、川大历史系教授何一民介绍说,《同盟会成立初期之会员名册》显示,各省同盟会员共960人,四川留日学生参加的就有127人,人数之多仅次于广东、湖南。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在何一民看来,虽然四川革命党人初期举行的一次次武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创办的进步报刊、杀身求共和的精神却将革命的火种暗暗种在巴蜀大地,最终导致1911年夏秋之际席卷全川、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何一民说,保路运动使得清王朝的统治率先在四川被冲破,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孙中山曾评价“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如今,坐落在成都人民公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与春熙路中山广场的孙中山铜像东西遥遥相望。“小学时,每周一老师都会带我们背诵三民主义及中山遗嘱。”白发苍苍的成都市民李禄君在保路死事纪念碑前默立良久,“听闻近年来台湾部分政客推行‘去中山化’,年轻人不知道孙中山为谁,可这种深深扎入两岸民众血脉的历史传承,真的能轻易抹去吗?”DcK鄂东网|www.xianzhaiwang.cn

孙中山与成都:凭君思想作桥梁 百年传承慨而慷

文章地址: http://news.xianzhaiwang.cn/toutiao/494154.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孙中山与成都:凭君思想作桥梁]孙中山与成都:凭君思想作桥梁 百年传承慨而慷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